大学新生的入学第一课通常都是“军事训练”,不仅仅是站军姿走队列,强身健体的同时,更是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集体荣誉感,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近些年有不少人认为,和平年代的军训完全是“没苦硬吃”。平时学生缺乏锻炼,突然间增加训练强度,反而容易出现意外。不少学生和家长都开始抵制军训,直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新生的硬核拉练来袭,大家才意识到军训的意义。 哈工大的硬核军训,16公里夜间急行军,学生出发前高呼:强国有我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防七子之首,享有较高的盛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国防科技大学。尤其是哈工大宣布取消留学生的一切特殊待遇,让教育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就更加令人敬佩,很多原本分数能考上华东五校的学生,都毅然选择了哈工大。 哈工大的军训传统向来也是有夜间拉练的,2024级本科新生拉练如期举行,近7000名大一新生参与了此次夜行军。晚上23:00就集合举行出征仪式,全体学生齐唱《强军战歌》,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别看是深夜,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在初秋的深夜走过哈工大里的标志性建筑,看到陈光熙雕像、神舟揽月、校训石,如在探寻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传说。拉练一直持续到凌晨5点,学生陆续抵达终点时身体上的疲劳完全被内心的激动掩盖,拿到学校颁发的证书,感觉非常有成就感。 之所以说哈工大拉练比较硬核,并不是公里数多,还在于拉练途中,学生还能感受历史的印记,途中设有“炮火封锁区”,学生需要荷枪前行,还有染毒地带需要戴上防毒面具,以及战场救护等拉练项目,让学生深切感受和平年代的可贵,练就军事技能。 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也是用心良苦,全体辅导员全程陪同,警车开道,每位学生都绑上了反光的袖带,还有休息用的泡沫垫,沿途还给学生准备了饮用水,家长看到心里踏实了,把孩子上交给这样的学校太有安全感了。 同样是军训拉练,网友对哈工大和清华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哈工大的这场军训拉练,不仅点燃了7000名大一新生骨子里的红色基因,也点燃了网友的热情。不少家长表示,不报哈工大完全是孩子分数不够,而不是不喜欢。以前还有家长担心哈尔滨天气严寒,自从修建暖廊以后,南方学子终于可以放下顾虑了。 分数不够哈工大的同学,还可以考虑哈尔滨工程大学,同样也是国防七子之一,每年开学前也有夜间拉练,完全就是低配版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两所大学名字容易混淆,千万别报错了。 令人意外的是,同样是军训拉练,清华大学也有这样的传统。清华大学向来重视体育,甚至拉练公里数比哈工大还多了4公里,但评论区很多人都在心疼学生,担心这些学霸长期伏案体力不支。 不少人看到清华军训拉练后,直呼不想考清华的理由又多了一个,没想到哈工大军训拉练,大家都表示,分数够高我自然会报哈工大。为啥态度会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呢?这一点非常值得反思。 笔者有话说 笔者猜测,大概率是与近几年网传清华人才外流情况严重有关系,还有清华大学给予留学生的优厚奖学金表示不满。相比之下,哈工大才是真正中国学生的大学,学校对本土学生一样亲厚,学校的科研成果虽然不能尽数公开,但从普京访华特意前往哈工大,就可见其实力。 不同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和社会角色不同,哈工大可以不顾排名安心发展科研,清华大学却不行。清华大学代表着国内最顶尖水平的高校,不得不考虑国际影响力的问题,为了我国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不迎合排名打分要求办学。 清华毕业生出国人数多未必是坏事,最优秀的学生就应该到具有先进发展水平的国家交流学习,避免闭门造车的问题。留学生在国外也能起到文化输出的目的,说不定等在国外站稳脚跟后,能带着研究团队回国效力,这才是真正的荣归故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大家没必要过度厚此薄彼,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殊途同归。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总归是正确的举措,这更说明军训并非“没苦硬吃”。如果国内有更多像哈工大一样的学校,国家何愁不会富强。 今日话题:大学军训夜间拉练需要全国普及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