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蜿蜒奔腾。 山东是黄河的“终点站”,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山东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成为山东人民的共识。 生态优先,铺展黄河下游绿色画卷 黄河之美,首先在生态,大保护是大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山东围绕构建黄河绿色生态,做出了一系列行动。 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描绘长远蓝图;建设生态监测平台,形成了立体、动态的生态监测网络;初步建成长800多公里、宽约200米的黄河干流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序推进退塘还河、退耕还湿、退田还滩…… 为突破黄河流域水资源约束的最大刚性条件,山东着力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科学调配,通过深入实施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从严控制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促进水资源配置迈上新台阶。随着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2023年,山东省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83.7%,超年度目标15.1个百分点,其中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黄河干流全线保持Ⅱ类水质。 科技赋能,点燃因地制宜发展亮色 黄河三角洲是山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也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山东沿黄地区煤炭、石油等资源丰富,化工、炼油、有色金属等传统产能比重大。山东充分认清自身传统产业占比高、制造业基础雄厚的特点,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从东明县黄河滩区到东营黄河入海口,大河之洲畔,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和弦。 比如,作为山东打造的五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聚焦盐碱滩涂地综合开发利用,以“风、光”绿色能源开发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沾化模式”。 还如,沿黄9市压减整合炼钢、电解铝、炼油产能的总吨数3700万吨,这是山东推动产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黄河两岸,一边是涵闸改建、河道清淤、灌区现代化改造,另一边是数字孪生建设如火如荼、加速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泽被民生,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图景 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山东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其中,引黄供水量占山东总供水量的30%以上。对山东而言,发挥黄河每一滴水的功用,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一方面,山东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并做好了一系列“水文章”。比如,实行“分水到市”“分水到县”,严格指标管控、过程管控;制定涵盖218个行业类别的1607个用水定额,实现高耗水行业全覆盖,连续22年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打造“1+3+16”全国盐碱地科技创新网络体系,开展盐碱地种业筛选推广,等等,用黄河的“水袋子”富了沿线农民的“钱袋子”。 另一方面,山东挖掘发展治黄文化,用黄河文化赋能全省经济发展。比如,推出打造一批“水润山东”“水美山东”“水兴山东”等独具特色的齐鲁水文化品牌;将黄河文化作为“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重要一环;连续牵头举办三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等等,将山东打造成为文化展示体验的新窗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沿着黄河遇见海,奔赴的是一场黄河与山东人民的奇遇,见证的是齐鲁高质量发展的壮美风景。 文/李振华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刘国栋 责编:靖晓红 审校:梁延菊 主编:崔维莉 地评线 闪电新闻新闻评论专栏 阅读量:1.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