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曲折与不确定性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未来的样子,也不知道下一秒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只有灵活应对各种变化,或许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被不断变化的政策而改写命运的少年。 高考制度取消 黄宗瑜,194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6年,年仅20岁的黄宗瑜刚刚中学毕业。他自幼勤奋好学,天资聪颖的他计划考大学。 毕业时,国家为促进年轻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青年下乡,黄宗瑜也积极响应号召,来到了农村。 于是,年仅20岁的黄宗瑜的求学道路就此被阻断了,人生也因此分开了一条岔路口。 花5毛钱改写命运 人生总是起起伏伏波澜不断。1977年,也就是暂停高考制度后的第十一年,当时被安排负责管理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决议。 当时在四川某仓库负责基建管理工作的黄宗瑜在报纸上看到了刊登的我国全面恢复高考的消息后,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十一年前,自己的求学之路被迫中断,通过十一年的奋斗,自己也只是一个拿着41.7元二级工人工资的一名普通工人。 恢复高考的消息对于他来说不仅是一个自己多年来求学梦想得以实现的机会,更是一个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机会。于是他决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报名一试。 因为报名费只需要五毛钱,几乎也没有什么成本,于是黄宗瑜的妻子也是十分赞成与支持的。单位的领导也表示,如果考上大学,每个月工资也是照发不误的。大家的支持更加坚定了黄宗瑜报名的决心。 第二天,精神饱满的黄宗瑜拿着五毛钱去当地教育局报名时,却被告知,这次高考最大只招收1946年后出生的,但黄宗瑜恰好是1946年出生的,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不一定收不收,这需要上报领导由领导进行决议。 于是报名失败的黄宗瑜被要求回去等通知,这让年龄已经30+的黄宗瑜心里稍稍不安了起来。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这次大概是自己唯一的最后的机会了,如果错失,这将是一辈子的遗憾。 不过好在,几天后审核结果出来了,黄宗瑜1977年高等教育考试报名成功了。原来。招生规定是在1946年九月之后出生的,而黄宗瑜则出生于1946年12月,正好晚于规定时间三个月,所以完全符合报名要求 。 顺利报名后,经过深思熟虑,黄宗瑜填下了依次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医药学院等五个志愿。那年冬天,黄宗瑜终于时隔十一年,如愿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中。 几个月后的一个清晨,家中信箱里,躺着一张红色的信封,上面赤裸裸地写着,“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几个大字的录取通知书。而他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考生中年龄最大的考生。 1984年,黄宗瑜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已经是一位38岁的大龄青年了。 迟来的“高考状元” 在上大学期间,以前的工作单位不仅照常给黄宗瑜发放工资,而且还给他升官一级,工资也涨了六块多钱,这让自己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儿子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 研究生毕业后,黄宗瑜就回到了家乡成都,到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 2005年,黄宗瑜从一名记者口中得知,自己好像是1977年高考理科状元。于是他马上到四川省档案馆中寻找当年的资料,发现自己果真是当年参加高考的人中分数最高的,在清华录取名单中,也是分数最高,排名第一的,比第二名足足高出了七十多分。 这个意外的惊喜让黄宗瑜十分感慨,他说:“我只是花了五毛钱参加了一场考试,没想到却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 如今,曾经那个一个月只挣四十几块钱的普通二级工人早已成为了一名高级教授级总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而这所有的改变,都源于自己当初义无反顾的决定。 后来,记者再次采访黄宗瑜时,他表示,如果当初自己没有坚持参加高考,去上大学的话,那么自己无非就是比现在挣得少一点,生活再拮据一点,与同龄人没什么区别,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普通人。 当年的坚持也只不过是少年时的梦想没有实现的遗憾推动的。是啊,我们所有的改变其实都源于自己的选择,自己对梦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顽强抵抗。 黄宗瑜先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政策的变动是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没有能力去改变的,但我们自己人生的走向,则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中的每一道选择题,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究竟哪一道就是可以改写我们命运的终极大题。面对人生,我们千万不能大意,面对梦想我们一定要去实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