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匿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披露,印度知名汽车制造商马恒达与中国陕西汽车集团已达成初步协议,计划共同出资30亿美元,在印度境内组建一家合资汽车制造厂。此项合作目前正等待印度政府,尤其是新德里的最终审批。 该消息进一步透露,这家拟建的汽车制造合资公司将由马恒达汽车公司掌握多数股权。同时,公司计划选址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故乡——古吉拉特邦。然而,在相关报道发布之后,马恒达公司迅速在证券交易所发表声明,明确指出该报道内容并不属实,称其“毫无根据”。 尽管如此,消息源依旧表示,该提案涵盖了构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综合性制造中心,这个中心将能够生产整车、发动机以及汽车电池。他们还指出,马恒达已经向政府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够获得批准,以便中国的投资顺利进入。 在寻求官方评论时,印度商务部、重工业部和外交部均未对路透社的询问做出即时回应。同时,涉事的中国公司也未对路透社的电话或其他形式的联系给予回复。 分析指出,自2020年后,印度政府显著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管控。目前,任何来自中国的投资都必须经过印度政府的严格审批。正因如此,近年来印度对比亚迪、长城汽车以及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汽车等中资企业实施了附加的审查流程,这导致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被推迟或取消。 去年,比亚迪提出的一项价值1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就因安全问题被印度政府搁置。不过,当前的投资提议正是在印度政府考虑放宽对中国在某些非敏感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制造等印度缺乏专业技术的行业投资限制的背景下提出的。 据报道,由于外国投资降至17年来的最低点,印度高层政府官员近期表示将重新评估对中国投资的立场。印度财政部长尼尔玛拉·西塔拉曼上个月表示,她支持其首席经济顾问VAnanthaNageswaran的观点。Nageswaran最近表示,新德里可以促进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以促进印度的出口。 马恒达与陕汽合资企业的提议正值这一关键时刻,可能成为印度对中国投资态度转变的一次试验。如果获得批准,这可能标志着印度与中国经济关系,尤其是汽车行业关系翻开新篇章。 随着汽车行业合作和合资企业的激增,马恒达与陕西汽车集团的合作对印度市场来说具有重大前景。随着可能建立最先进的制造工厂,两家公司都希望利用印度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和出口市场的新兴机会。该合资企业的成功实施将为汽车行业增强技术能力和建立战略商业联盟铺平道路。 当下,印度正致力于拓展其电动汽车产业,此举有望为中国汽车公司在印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提供契机。全球贸易研究倡议(GTRI)观察到,印度政府为振兴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业所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助推中国企业在印度业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GTRI强调,近几年,中国汽车业在电动汽车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从而成为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国家。印度汽车行业对该国GDP的贡献率高达7.1%。鉴于中国在电动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链中的领导地位,电动汽车的转型有望提升来自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量。 数据显示,2022-2023年度,印度汽车零部件进口额达到203亿美元,其中30%来自中国。随着印度对电动汽车的日益重视,这种依赖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深。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拥有全球约75%的电池生产能力,而电池占电动汽车成本的40%。此外,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和出口中所占份额超过50%。 GTRI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印度生产的每三辆电动汽车中,就将有一辆是由中国企业制造的。中国企业不仅可能独立生产,还可能通过与印度公司的合资企业在印度本土生产众多乘用车和商用车。 印度已经有两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从中国进口;以及名爵汽车,在印度生产。政府实施的严格审查阻碍了比亚迪在印度的扩张,因为即使有当地合作伙伴,其投资提案也难以获得批准。然而,名爵汽车是中国上汽集团的子公司,被迫与印度合作伙伴SajjanJindal的JSW合并,后者收购了该公司的大量股份,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持股比例提高到51%。 上汽集团名爵品牌与印度JSW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该公司以JSWMGMotorIndia的名义运营。该合资公司已宣布计划投资500亿卢比以提升产能,并从9月开始每3-6个月推出一款新车。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印度销售100万辆乘用电动汽车,这一目标与预计的年市场达到1000万辆的预测相吻合。 中国企业对印度市场的战略进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鉴于反补贴调查和贸易限制的增加,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到欧盟和美国正面临挑战,这使得印度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增长和扩张机会。 “印度决定允许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入印度市场并削减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这将直接或间接地使中国制造商受益,因为中国是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即使非中国公司(特斯拉、Vinfast)在印度开店,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也会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