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这是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毛主席和江青的一张合影。可以看到画面中毛主席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抽烟,并露出了思考的表情。而江青则拿着一根棍子,看向镜头,手上还夹着一根烟。 江青夹着这根烟是为了自己抽,还是给毛主席准备的呢?都有可能。江青也是会抽烟的,这是她在上海当演员期间学会的。 30年代上海的电影界有一种独特的“时尚”,抽烟的女明星被视为“新潮”的象征,反而更受到欢迎,江青便也学会了抽烟。 不过江青当时的烟瘾并不大,也就是偶尔抽一抽。并且她似乎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抽烟的事情,或者说不想在公众面前展示出来。 因此江青的照片中几乎没有拿着香烟的,这是唯一的一张,而江青抽烟的照片更是找不到。 并且那段时间江青还比较谨小慎微,不敢像后来那样放肆,包括对毛主席,也是颇为温柔体贴的。 江青饮食偏好清淡,但她知道毛主席喜欢吃辣,因此每顿都至少给毛主席准备一个辣菜。 江青给毛主席端茶送水的时候,都是把带握把的一面对准毛主席,方便毛主席拿。有时发现毛主席想要抽烟了,江青也会贴心地先把香烟点着,再递给毛主席。 不过50年代江青地位稳固之后,胆子还是逐渐大了起来,便逐渐放得开了,也不再那么腼腆了。 据江青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他们私下里也见过江青抽烟,尤其是她烦闷的时候,抽得也并不少,只不过江青从来不会在摄像机镜头前抽烟。 而相比江青而言,毛主席抽烟的次数显然更多一些,我们能看到很多毛主席抽烟的照片。 毛主席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至少在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的烟瘾就已经很大了。 当时环境紧张,斗争条件艰苦,很多干部都会靠吸烟来放松,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照片中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时候,也经常要靠吸烟来思考策略。 后来毛主席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了,曾试图戒烟,但大家都知道一个老烟民想要戒烟有多么困难。并且毛主席长期日理万机,经常需要吸烟来缓解紧张感,来提神,确实很难离开香烟。 毛主席后来自己也曾总结,经常要靠抽烟来想事情,就很难戒了。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内部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混乱。苏联老元帅伏罗希洛夫访华时便劝告毛主席: “苏联的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斯大林能戒烟的话,他就能再多活十年。” 或许是是伏罗希洛夫的这一番劝告起了作用,此后毛主席真的戒烟了几个月。但大概是因为事务太繁忙,几个月后毛主席又重新开始抽烟了。 不过,毛主席最终还是以顽强的毅力成功戒烟了。 其实从60年代开始,毛主席已经在下意识地减少尼古丁的摄入了,他在保健医生的建议下通过烟嘴来吸烟,以过滤部分尼古丁。 后来听说国外有一种先进的烟嘴过滤效果更好,毛主席便又买了一些这种烟嘴。有关部门要给毛主席报销,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用自己的稿费付了账。 到了1974年,毛主席彻底戒烟了。即便看到香烟和烟具,毛主席也只是摇摇头,不为所动,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就拿出一根香烟出来摩挲,以此来转移注意力。 有一次周总理实在不忍,便对毛主席说: “主席,您实在忍不住的话,就抽一根吧!” 但毛主席很坚定: “不抽,不抽,我已经戒了,怎么能再抽呢?” 毛主席这次是下定了决心的,从此之后,他真的没有再抽烟。此时毛主席已经年过八旬了,“烟龄”少说也有四十年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定地戒烟了。 由此可见毛主席的意志之坚定,这同样也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再说回这张照片的背景,这张照片拍摄于毛主席和江青转战陕北的时候。 此时江青还算收敛,也还能吃苦。转战陕北的历程并不容易,由于护卫兵力不足,经常要躲避国民党军的追击,总部也不得不频频转移。 有时候刚找到一个落脚点安顿下来,又会因为国民党军逼近而不得不马上重新启程,而江青还是一路坚持了下来,还负责照料毛主席的生活,也确实不容易。 当然,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边转移还要边思考对策,还要指挥全中国的战局,就更不容易了。 转战陕北是毛主席当时作出的一个天才决策,当然也是极为大胆,充满勇气的决策。 1946年6月开始,国民党挑起了全面内战,并对解放区发起了所谓“全面进攻”,在各个战区全线推进。 试图凭借美国的支持,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和装备优势形成碾压,从而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我军,蒋介石甚至发出了“将在三个月内戡平内乱”的叫嚣。 然而,蒋介石的“全面进攻”阶段虽然确实夺取了许多大城市,“打通”了多条交通线,自以为占尽上风。 但实际上我军实力却没有“伤筋动骨”,依然得到了保存,并且通过化整为零等方式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的各个根据地中,反而形成了对国民党军的包围。 反倒是国民党军为了夺取这些大城市而付出了惨重的伤亡,还被我军缴获了不少武器。 蒋介石见“全面进攻”是不行了,便转变策略为所谓的“重点进攻”。 蒋介石对这一招极为得意,自认为是“围点打援”“攻其必救”之策,也就是通过进攻对我方而言极为重要的几个关键解放区,引诱解放军主力前来救援,从而与之“决战”,达到“歼灭”解放军的目的。 如果解放军不来救,那国民党军就顺理成章地占领这些地区,蒋介石认为这也能起到打击我军士气的作用,也是胜利了。 然而,毛主席早就料到了蒋介石的这一策略。蒋介石命胡宗南以二十万大军的兵力直扑延安,他认为延安作为当时我方政权的中心,我军不可能不救援。 然而毛主席却作出了完全出乎蒋介石预料的决策,他没有调集援军支援延安,也没有在延安死守,竟然真的放弃了延安,以西北野战军仅两万人的兵力转战陕北,和胡宗南兜圈子! 当然,毛主席要作出这一决定,显然也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毕竟从1936年以来,延安就是革命的中心,到此时已经十一年了。 十一年以来,延安是多少革命志士魂牵梦萦的追寻理想之所在,毛主席和许多中央领导人也在延安有过珍贵的回忆。 更何况延安还有不少难以转移的大型设备,之前在南泥湾屯垦的田地显然也搬不走。现在全都要放弃了,谈何容易? 但是,毛主席从全局考虑,依然坚定地作出了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的决定。1947年3月,国民党军逼近延安,在远处传来的隆隆炮声中,毛主席、周总理等人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延安,踏上了转移的征程。 而在转移前,毛主席还告诫西北野战军的干部们说: “打仗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关键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的胜利。”“只要人还在,早晚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并且,除了放弃延安之外,毛主席还有一个更伟大,更大胆的决策,那就是继续留在陕北,带着中央机关来引诱敌人! 要知道,毛主席当时不是无处可去了,完全可以转移到更安全的根据地去。但他为了全局的胜利,竟然不惜将自己作为诱饵,来吸引国民党军的追击,从而为其他各地的解放军创造机会! 试问,从古至今,有几位最高领导,几位最高统帅是敢于自己诱敌,为下属创造机会的? 果然,毛主席的大胆行动很成功。胡宗南部的二十万大军完全被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吸引了,自以为可以追上毛主席,从而立个大功。 然而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却利用对陕北地形的熟悉和国民党军兜起了圈子,而陕北根据地的群众和民兵显然也是站在我党一边的,他们配合毛主席和中央机关的转移,并不断骚扰胡宗南所部的后勤补给线,令胡宗南叫苦不迭。 结果最后,胡宗南非但没有追上毛主席,反而一次次被解放军击败,损失惨重。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次战役,胡宗南就损失了一万多人。此后,胡宗南所部更是不断挨打,实力越来越弱,而西北野战军却越打越强。 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转守为攻,多次击败胡宗南所部,开始收复失地。12月,陕甘宁边区大部分被解放军收复。 1948年4月,胡宗南所部狼狈不堪地撤离了延安,几天后,延安解放,而与此同时,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也逐渐占据了优势。 果然如毛主席所言,我方以一个延安换来了全中国的胜利,并且最后还是打回了延安。此时距离中央撤出延安,不过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