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志刚 顾颖   进入10月,A股公司迎来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披露高峰。10月13日晚,有9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乐鑫科技、上海电力等5家公司预增,2家扭亏,业绩预喜公告扎堆出现。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13日晚,已有11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63家公司预增,11家公司扭亏为盈,19家公司略增,预喜公司家数占比超过80%。其中,部分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已经超过上半年。   分行业来看,半导体、养殖业、汽车零部件、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需求回暖、订单饱满,进而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显著增加。   预增公告扎堆出现   10月13日晚,共有7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喜公告(含5家预增,2家扭亏)。本月以来,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公告扎堆出现:12日,5家公司预增;11日,13家预增;10日,17家预增……   在预增公司中,有20家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超过100%。其中,国航远洋前三季度业绩预增最高超10倍,是目前A股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增王”。晶合集成、韦尔股份预增超5倍,粤桂股份、瑞芯微等公司预计增幅均在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预增公司中,有多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较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在第三季度表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其第三季度预计实现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上半年。   例如,大连电瓷10月11日晚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至1.7亿元,同比增长236.05%至339.45%。同时,大连电瓷预计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096.23万元至9096.23万元,同比增长超20倍。   大连电瓷表示,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幅预增,主要是公司在2023年获得超过7亿元的特高压项目订单,2024年出口业务表现强劲,国内外订单总量均创公司历史新高,上述订单较多在2024年前三季度执行,为全年业绩奠定了基础,亦提升了公司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   此外,圣诺生物、东鹏饮料、花园生物等多家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幅相比上半年进一步扩大,表现出色。   多个行业加速回暖   记者梳理发现,AI产业链、养殖业、医药细分领域等多个行业景气度上行较为明显。   受益于AI应用不断深化,全球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明显受益。截至目前,已有瑞芯微、炬芯科技、沪电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增长原因均与AI产业链的高景气密不可分。   10月12日,瑞芯微公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增长48.5%;归母净利润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倍。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增长约51.42%,环比增长约29.18%。   炬芯科技同样尝到了AI的“甜头”。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90万元,同比增长51.09%。报告期内,公司端侧AI处理器芯片持续放量,销售收入同比呈现倍数增长;公司的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表现尤为亮眼,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此外,蓝牙音箱SoC芯片系列稳步上攻头部音频客户,赢得国际一线品牌客户的青睐。   广合科技、立讯精密、韦尔股份等公司也都是受益于AI,经营业绩表现亮眼。多家机构认为,随着AI应用呈井喷式增长,国内AI产业链相关公司加速布局,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除了“硬科技”,养殖、医药等行业景气提升也毫不逊色。   10月9日晚,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亿元至110亿元,同比扭亏。生猪产品量价齐升及养殖成本下降,是其业绩向好的主因。同日晚间,ST天邦公告,公司前三季度预盈13.01亿元至13.51亿元,同比扭亏。   结合上半年业绩数据,在猪价上涨叠加成本下降的作用下,生猪养殖头部企业在2024年走出周期低谷,行业从全面亏损转为普遍盈利。   展望后市,业内观点认为,目前猪价处于产业盈利线之上,三季度行业整体取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预计四季度在需求旺季的支撑下,行业利润窗口仍将继续。同时预计养殖成本有望持续走低,产能缓增将支撑2025年猪价。   截至目前,13家医药生物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呈现出细分领域分化态势。其中,创新药、原料药、中医药等细分板块业绩增速改善较为明显。   以原料药为例,圣诺生物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07.17万元至6119.87万元,同比增长43.90%至75.88%。报告期内,公司多肽原料药、制剂业务等销售收入同比有较大增长,使得公司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   国药现代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5亿元至9.85亿元,同比增长64.01%至74.65%。公司表示,2024年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原料药的市场需求旺盛,使得相关原料药销量增加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