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结婚时,我们常常用“五子登科”来祝福,寓意新人百年好合,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儿子等“五子”样样齐全。 但如果你在语文考试中这样回答,老师肯定给你一个大红叉。 很多时候,人们望文生义,比如“空穴来风”,被理解成事情没有根据;“三人成虎”,多误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其实都和原意大相径庭。 “五子登科”当然也不例外,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包含了哪“五子”?为什么会演变成现在的说法? 01 “五子登科”这个典故最早出自《三字经》,说的是窦燕山的五个儿子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 在古代,一个人登科都是一个大新闻,全家五个儿子登科,那简直是祖坟烧了高香了,是要光宗耀祖、名垂青史的,放今天能够霸占热搜榜一个月。 你可能会认为,一定是这个父亲教育孩子很有自己的一套,也一定是个知书达理、品行端正的楷模。 其实恰恰相反,窦燕山出生在富商家庭,从小在溺爱中长大,坏事做尽,是个四邻八舍都害怕的小恶魔。 成人后,他依然偷奸耍滑、坑蒙拐骗赚不义之财,还勾结官府庇护,乡亲们虽然被他鱼肉,但都拿他没办法。 尽管他吃穿穷尽奢华,但有一件事情却有难言之隐:步入中年依然膝下无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夜深人静之时,他想起别人家父慈子孝就十分羡慕,觉得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 为了求子,他问仙拜佛,遍访名医,纳妻娶妾,可后院的夫人们依然肚子扁扁,毫无怀孕迹象。 直到有一天,他的祖先托梦给他:你没有儿子的原因是恶行太多!还提醒他要积善行德,才能延续家族香火。 窦燕山大惊之下,决定改过自新,可行恶之人突然一改以往本性欲望,仅仅是不干坏事,就让他浑身难受,更不用说做好事了。 忽有一日,他出外捡到一个钱包,正当他塞入口袋之际,想起了老祖宗的寄托,于是他还是忍住私心等待失主,直到失主过来物归原主后,失主真切的感谢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助人的快感。 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了从来没有过的体验,特别是这种如沐春风的满足感后,就会追寻这种感觉。 于是他逐渐更大范围地帮助贫寒家庭,享受被人认可的满足感。 亲人去世没钱下葬找他,读不起书找他、修路铺桥找他等,他为乡亲们做的种种事情,件件深入人心,附近的乡亲们有难事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他,他因为积善行德也落个“窦大善人”的美名。 他的老婆们也如铁树开花,一个个地怀孕生儿子,直到生了五个才停了下来。 窦燕山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督促孩子学习,并注重他们的品德培养,孩子们个个品学兼优,知行合一。 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成为人中龙凤,国之栋梁。大儿子窦仪,官至北宋礼部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小儿子窦僖,位左补阙。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三字经》也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历史典故,记录着窦家的莫大荣耀。 02 那“五子登科”是如何被误解的呢?这事得从民国时代说起。 民国时期,正逢乱世,可是资本家和大官僚们却歌舞升平,纸醉金迷,正在利用动荡和混乱大肆搜刮,大发横财。 大街上随处可见磕头的普通百姓,他们祈求过路的可以赏点钱,好让他们安葬亲人或者是果一下腹,这样的场景遍地都是。 “树皮剥尽东西东,吃也无时饿得凶。百里长安行十日,赤身倒在路当中。”这是曾写出《金粉世家》的作家张恨水看到普通人民生活的悲惨,满含悲愤写下的一首诗。 即使这样的惨状,老百姓只能默默忍受,一旦反抗,民国的军阀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随时可以把已经家徒四壁的屋子再洗劫一遍。 当一个社会长期处于有人流连失所、有人锦衣玉食;有人饥肠辘辘,有人山珍海味这种黑暗压抑的环境中,人们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爆发。 于是普通百姓把“五子登科”拿来形容这些发国难财的少数人,尽管他们为非作歹,但身边尽是金子、房子、钞票、汽车、佳人。 慢慢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忘记了这个词语是用来祝福别人的,成了一句讽刺语。 时至今日,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社会中,民国的种种乱象也不存在了,“五子登科”也被人们拿来用在结婚时祝福新人的话语。但它的本意我们依然要记得:积德行善,培养好孩子的人格,才是一个家族、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