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省联社改革步伐加快。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四川、内蒙古、江西等地近日披露了省联社改革的最新情况。其中,江西省将采取“上参下”的模式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预计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受让多家农商行股权。   目前来看,在“一省一策”的监管导向下,已经披露方案的省份普遍选择了联合银行模式,或者采用省级农商行统一法人模式。   有分析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在联合银行模式下,联合银行由全省农信法人机构入股组成,地方农信社依然保留独立法人资格。“如果本省农商行的业务发展较为健康成熟,可能采用联合银行的方式更合适,利于发挥每家银行的发展优势,改革成本也更低。”   多个省份改革有新进展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江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东升近日刊文表示,江西省联社将通过组建联合银行的改革模式,以自上而下的资本股权为纽带,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和公司治理机制。   据了解,这是公开信息中,江西省联社首次明确采取“上参下”的模式组建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所谓“上参下”模式,是指由省联社向市县农信机构逐级参股。该改革模式此前已有先例,山西农商联合银行为全国首批采取“上参下”模式改革组建的银行。   江西省联社于今年4月召开社员大会。会议决定,在江西省联社基础上组建江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并授权筹建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和开展筹建工作。   内蒙古省联社改革也有了新的消息。近日,上市公司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预计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设立登记。这意味着,又一家单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或将很快诞生。   今年8月,《内蒙古日报》刊登公告,透露了内蒙古农商行筹建事宜的进展——内蒙古农信社联合社、93家内蒙古农信法人机构及其发起设立的26家区内村镇银行已分别完成内部公司治理程序,审议通过了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内蒙古农商行相关事项并形成决议。   内蒙古农信现有法人机构93家,其中农商银行37家、农村合作银行3家、统一法人社53家。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由93家法人机构持股组成,持股比例较为分散,最少的持股0.1%,最多的也只有5.39%。   近日,四川农信系统自上而下参股迎来实质性进展。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受让绵阳农商行5.45%股权、内江农商行7.21%股权,转让方分别为凉山农商行、遂宁农商行。   目前,四川全省市县级法人机构已全部改制成为农商行,以四川省联社为基础改制而成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已于年初开业,市级机构改革加快推进。   不同模式各有优缺点   省联社曾是上一轮农信社改革的产物,被定位为对辖内农信社承担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但管理自上而下与产权自下而上带来的权责不对等、行政干预、窝案串案频发等问题却日益凸显,推进新一轮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央行发布的报告也提到,目前,全国农信社风险总体可控,但受历史性、周期性、体制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信社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具体包括省级联社职能定位不清、公司治理较为薄弱、偏离“支农支小”主业这三方面问题。因此,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022年4月,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改制成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的“第一单”正式落地。2023年,辽宁农商银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等已获批筹建,并陆续揭牌开业。2024年,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海南农商银行相继开业。   目前,针对省联社改革讨论较多的模式共有四种:一是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二是组建省农商联合银行;三是改制为金融控股公司;四是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   农商联合银行被认为是保持县域法人机构稳定,改革成本较小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组建联合银行又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上参下”模式和自下而上发起设立模式。   华西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姜丹表示,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比较低,并且能够保证下辖农信机构法人地位不发生变化,易平稳过渡。不过,该模式并未打破原来的二级法人体制,股权和管理结构倒置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联合银行的职能定位、具体管辖范围、联合银行成员的加入退出及出资比例等问题还依然值得讨论。   平安证券研报也表示,联合银行模式保留了原有的众多小银行,改革难度较小,但联合银行对辖内农商行的管控力弱,不利于补充资本化解风险。“联合银行模式分为上参下和下参上两种细分模式,后者的管控力度更弱。”   统一法人模式是将全省农信机构合并为统一法人,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原基层农信机构作为该农商行的分支机构。   姜丹指出,统一法人改革模式也存在操作难点,主要是理顺股权、资产整合等方面有难度,因此如果区域内农信社数量多、上市农商行多,就不太适合统一法人模式。   安永分析认为,考虑到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农信体系的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未来对于省联社改革,还需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定省联社的具体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