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粟裕大将的平反工作是十分艰难的,从1979年粟裕大将提出申诉申请后,总政治部卡了粟裕大将多年,一直都粟裕大将去世都未等来平反。 而在粟裕大将去世之前,粟裕的妻子楚青曾为此事东奔西走,甚至找到时任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 在提及到总政治部不处理粟裕平反一事时,杨尚昆留下一句:“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 为什么“他”不处理粟裕平反一事?粟裕平反最后是由谁推动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处理粟裕平反一事的韦国清 首先要强调一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出自粟裕夫人楚青的《慰英灵——粟裕大将的蒙冤与平反》,其可信度不用怀疑。 在1979年的时候,粟裕大将得到了叶剑英元帅的支持,同时也与其他几位元帅(邓小平、聂荣臻、徐向前)打了招呼,写了一封申诉报告,想要为自己平反。 令粟裕没想到的是,他的申诉报告在总政治部卡住了。当时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是韦国清,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他的下级。粟裕想着打电话催促一下,但是没想到他亲自打电话,平反一事还是没有下文。 1983年1月21日,楚青约见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时,还特意询问此事:“其他领导同志都表示应该解决,可总政却不办。我甚至想过,如果中央认为还应该维持对于粟裕同志的批判,那也应该告诉他本人,并允许他申诉,不能置之不理。” 杨尚昆问楚青:“总政未处理是什么人负责的时期?是韦国清同志的时期吗?” 韦国清于1977年担任总政治部主任,1982年才换余秋里同志担任,粟裕是在韦国清时期提出的申诉报告。 楚青在说完这些之后,杨尚昆就明白总政为什么不受理了,并且回复楚青: “他是不会办的。他就是不办这样的事。” 粟裕申诉报告卡在总政治部的主要原因就是韦国清不办这事,1982年余秋里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后,也曾推动过粟裕平反,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杨尚昆的佐证: “我(军委常务副主席)同爱萍(军委副秘书长)、秋里(总政治部主任),我们三人商量了,想研究一个解决办法,即宜粗不宜细,发一个文件,把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文件全部收回、销毁。” 至于为什么韦国清不办粟裕的事,这就是涉及到两个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是非,其证据就是粟裕秘书鞠开的佐证: 解放战争时期,他的部队(韦国清带领的二纵)擅长打阻击,用他的部队打阻击打得多了,部队的损耗大,缴获少,他有意见。 虽然粟裕是韦国清的领导,但是粟裕在领导韦国清期间,韦国清没有捞到什么好,每次都是打最难的阻击战,缴获最少的战利品,部队损耗最大。 这一点也是有佐证的: 解放战争时期,国清同志率部担负了许多牵制、阻击任务。他从无怨言,总是以大局为重,纵观战役敌我势态,审时度势,捕捉战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粟裕)交给的战斗任务。(总政对韦国清的评价) 除了韦国清不推动粟裕平反之外,粟裕平反还是有一定阻力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粟裕有意见的老帅还有的在,搞不好老帅又会有意见。 要想给粟裕平反,那就一定要去争取老帅的支持,这个活可不是轻松活,搞不好会让老帅有意见。杨尚昆也曾担忧 “聂嘛。搞得不好那头又起来了。” 韦国清和粟裕的关系一般,他肯定不会为了粟裕去找不自在,所以韦国清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时,未推动粟裕平反,而在余秋里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后,在杨尚昆的支持下,开始争取为粟裕平反。不过饶是如此,粟裕平反之路还是比较坎坷的。 推动粟裕平反的关键人物 杨尚昆是推动粟裕平反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亲自去找聂帅做的工作,这个功绩一定要算杨尚昆一份的。 1987年9月11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杨尚昆主持的会议)决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的“粟裕”条目中加了一句“1958年在所谓反教条主义中受到错误的批判”。 会议结束后,杨尚昆转达楚青,并且留了一句:“这件事我已经费了好大的劲,只能先办成这样了。” 当时老帅们还在,只不过退休了,卖杨尚昆一个面子,这才推动了粟裕平反一事。而在之后,杨尚昆就推不动了,粟裕平反一事就暂且告一段落,一直到1992年出现新转机。 1992年发生了两件有关粟裕的大事,一件是聂荣臻元帅去世(至此,对粟裕有意见的“两个半元帅”都已经去世了),另一件就是张震、刘华清当选军委副主席。 张震和粟裕的关系不一般,粟裕是张震的老领导了,在华野的时候相处就比较融洽。 建国后,张震有危险的时候,张震之子携血衣向粟裕求助,而粟裕直接打电话给周恩来,这才解除了张震的危险。 刘华清与粟裕的关系没有张震与粟裕的关系那么深,但是粟裕对刘华清也是有帮助的,1967年的时候,粟裕明确表态支持刘华清领导军管工作,这一点是有明确记载的。 1993年,金治、谭肇之、秦叔瑾、黄野松、黄亦凡五位同志联名申请给粟裕平反。这 些都是粟裕的老部下了,只不过他们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很高,所以很难推动粟裕平反一事。在张震、刘华清的支持下,原本推不动的事现在就推动了。 1994年,中央军委主席江同志、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发表了署名文章,高度肯定了粟裕的历史贡献以及高尚品德,并且就58年粟裕受到批判一事做出了定论: “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至此,长达36年的公案得到了了解。在粟裕平反的过程中,杨尚昆、刘华清、张震都是关键人物,而且为粟裕东奔西走的楚青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次次的碰壁都没有让楚青放弃为丈夫平反,这真是很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