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9月,魏 黄初三年,吴 黄武元年,蜀 章武二年。 曹丕下《 伐吴诏》,出兵三路大举伐吴,令 曹休督 张辽、臧霸出洞口, 曹仁出濡须, 曹真督 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困南郡。 这是 曹丕登基后发动的首次大战,虽不说是举国之兵,也算是当时曹魏的全明星阵容,可见 曹丕伐吴的决心。 而此时, 夷陵之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尽,为何 曹丕放着新败虚弱的 刘备不去讨伐,而要大举进攻刚刚取得胜利、士气正旺的吴国 孙权呢? 因为 曹丕刚被 孙权狠狠的摆了一道, 大魏国皇帝的面子实在是有些放不下。 孙权降魏始末 公元221年8月,也就是 曹丕三路伐吴的一年, 魏文帝曹丕忽然收到一封来自 孙权的称臣表章。 要知道,13年前,父亲 曹操率大军压境,彼时弱小的 孙权,却令 周瑜率军3万与 刘备共击 曹操,从而导致了赤壁大战爆发。此后, 曹操更多次征讨 孙权,双方你来我往,从未见 孙权有投降之心。 而现在, 曹丕安坐洛阳,却收到了 孙权的遣使投降,这不能不令 曹丕喜出望外。 那么, 孙权为何要这么做呢? 因为就在上个月, 刘备率领倾国之军,以 孙权偷袭 关羽为理由,大举讨伐 孙权。 孙权担心两面受敌,这才遣使向 曹丕投降,并送还 襄樊之战中被俘的 于禁等人。 对于这一点, 曹魏的谋士 刘晔,同样洞若观火。 因此, 刘晔当即向 曹丕建议, 孙权肯定遇到来自 刘备的攻击,不如趁此机会攻打东吴。 然而,看到满朝称贺, 曹丕有些飘飘然:别人投降我还打他,以后谁还降我呢,不如受降而攻蜀(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 曹丕还就此事询问了,被东吴放还的 于禁属下 浩周、东里衮二人。 浩周认为 孙权诚心投降,而 东里衮却认为 孙权是诈降。 这时的 曹丕已沉浸在自我的设限之中,因此对 浩周很是嘉赏,觉得他很有见识(帝悦周言,以为有以知之)。 于是, 曹丕遣 浩周册封 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在 浩周面前, 孙权将一个演员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眼泪哗哗的,又是发誓又是诅咒的(吴王为之流涕沾襟,指天为誓)。 然而,话说的很好听,但 浩周回去之后, 孙权答应的送人质到魏,却久不兑现(周还而侍子不至,但多设虚辞)。 曹丕望眼欲穿,却不见质子,后听说孙权已经改元建国,才终于明白,这是被人套了啊。 后知后觉的曹丕 事实上, 曹丕并不是一个庸主,从他上位那天起,就存着一统天下之志。为此,他曾与 贾诩、刘晔、司马懿等人进行过深入探讨。 然而,当机会真正摆在 曹丕面前的时候, 曹丕还是没有抓住。 早在 刘备伐吴之前, 曹丕就曾召集群臣讨论过, 刘备是否会为 关羽报仇。大家都以为 刘备国小力弱,会吃下这个哑巴亏,唯独 刘晔以为不然。 因此,当 孙权遣使投降时, 刘晔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他的进言,几乎是一个一统天下的绝妙方案: 1、吴蜀一州之地而已,得以立国的关键在于两点,山水之险,相互支援,因此我大魏难以各个击破。现在 刘备攻吴,吴蜀自绝外援,这正是我们各个击破的绝佳机会。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 2、如果现在出兵,和 刘备一起伐吴,以二攻一,吴国必将迅速灭亡。(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3、吴亡之后,蜀国便没有了外援,就算占据了吴国的一半,与我大魏相比仍是势单力孤,灭蜀并不是难事。况且,以魏国军力,我们肯定能占据吴国腹地, 刘备不过能得到边边角角而已。(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4、伐吴和伐蜀谁更有利?吴近而蜀远,如果我们现在伐蜀, 刘备有充足的时间撤回蜀地,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但如果我们伐吴,盛怒之下, 刘备必然考虑不到唇亡齿寒的道理而救吴御魏,而是会和我们一起分割吴地。 那么, 刘晔的这个策略究竟是高瞻远瞩,还是叶公好龙呢? 曹丕没有听从,我们无法用史实来证明,但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类似的案例。 战国中期,草原部族义渠国地处秦国侧翼, 公孙衍曾对 义渠君说,如中原无事,则秦对你们烧杀抢掠;如果中原有战,秦则必轻使重币与你交好。 后来,五国伐秦之时,秦遣使交好 义渠。而 义渠君想起 公孙衍之言,果然攻秦大胜,掠夺物资无数。 而这个故事之中,秦遣使交好义渠,是不是就和当下 孙权降魏的情况十分类似呢? 秦强而义渠弱, 义渠尚能取胜;现在魏强吴弱,魏若攻吴,战果会比义渠更小吗? 所以, 刘晔并不是虚言,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战略规划。 但当时,一心盯着 孙权降表的 曹丕,并没有采纳 刘晔的正确意见。而这,或许是曹丕有生之年,唯一一次统一天下的机会。 现在,当后知后觉的 曹丕终于发现 孙权是诈降。盛怒的 曹丕决定,进攻吴国! 然而,此时 陆逊已经在夷陵火烧连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 刘备。 孙权的外部威胁已经解除了。 刻舟求剑 不要把 曹丕想得那么深沉, 曹丕这次南征,主因就是不忿于中了 孙权的诈降拖延之计,面子上过不去。 什么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后的结局,都是扯淡。就像 刘备生气,就是要讨伐东吴一样。政治家也并不是随时都保持冷静,何况 曹丕的政治经验还没有 刘备那么成熟。 这一点,我们从南征的阵容上也看得出来。 再决定出征东吴之前, 曹仁任车骑将军,统荆扬益诸军事,屯合肥; 夏侯尚任征南将军,屯荆州; 曹休是镇南将军,屯汝南; 张辽为前将军,屯雍丘; 臧霸也是长期屯驻徐杨的地头蛇。 三国常有战事,因此荆扬和雍州前线,常年都有相当数量的驻军。而 曹丕南征的主要将领,就是以上常年驻扎于南线的这些人。 有人说还有 曹真等人呢? 是的,除了上述将领,特别是东路进围南郡的主要将领,还有 曹真、张郃、徐晃等人。 如果查他们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刚刚从关中河西出征回来,正在洛阳和宛城一带。 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 曹丕南征吴国,是就近调集的军队和将领,以及从洛阳随 曹丕一起南下的将领。 如果真是长期准备,深思熟虑,怎么会恰好南征将领全都是荆扬前线的驻防将领呢? 另外,南征之前,魏国方面,仅仅有征南将军 夏侯尚,私下里认为 曹丕早晚要进攻东吴,因此做了一些准备,还引起了吴荆州守将 朱然的注意。 而除了 夏侯尚,参战的魏吴将领中,南征之前都不见有魏国为准备此次南征而集结军队、秘密调动将领的情况发生。 所以, 曹丕此次伐吴就是一次刻舟求剑般的行为,就是为了惩罚 孙权诈降的行为。那么,此时 曹丕还有机会吗? 刘晔表示,没有。 曹丕的代价 面对 曹丕的决心, 刘晔却表示反对:他们刚战胜了 刘备,士气正旺,又有地利,仓促之间难以取胜(“彼新得志,上下齐心,而阻带江湖,不可仓卒制也!”) 刘晔的话也说明, 曹丕南征 孙权,实际上是比较仓促的决定。 而与 曹丕南征的仓促相比, 孙权方面似乎是早有准备。 东路方面, 孙权以 吕范等人抵御 曹休等人的进攻;中路 朱桓抵抗宿将曹仁;西路 朱然死守江陵。 这场战役的结果,也正如 刘晔所料,东路军魏军取得了一定优势,中路军 曹仁被 朱桓打得大败,而西路 朱然成功的守住了江陵, 曹真等人只是与之相持。 不久,魏军就遭遇了瘟疫,而不得不退兵。 战役进行中, 董昭曾评价西路战事说,先帝 曹操智勇过人,用兵都不曾如此轻率(武皇帝智勇过人,而用兵畏敌,不敢轻之若此也),而从 曹丕的回答来看,他已有退兵之意。 进而无功,便想撤退。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像,情绪激动做出决定,而第二天冷静下来又后悔了的状况。 所以, 曹丕并没有在夷陵之战后穷追大败的 刘备,却选择攻打吴国。 但事实上,虽然没有胜利,但 曹丕的进攻成功阻止了东吴继续扩大战果,占据蜀地,没有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也算是歪打正着吧。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