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下战场,库尔斯克的局势没有太大变化,俄军依然未能发起有效反击,甚至都难以阻止乌军前进,现在的问题,就是乌军到底要在库尔斯克干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乌军在库尔斯克行动的边界线在哪里。 在库尔斯克,最重要的设施自然是库尔斯克核电站,但很明显,乌军并未打算拿下这个重要战略设施,否则的话,在“入侵”库尔斯克的第一天就已经奔袭拿下了,现在,要拿下库尔斯克核电站也不是说一定做不到,但最起码会付出很大代价:俄军已经调集了大批部队、修筑好了防线,做了足够准备,乌军失去了突袭的机会。 而在科雷列沃和格卢什科沃,乌军表现得十分有耐心,一直在准备,但始终没有发起进攻,专心炸桥,俄军工兵只要建起浮桥,就会立即被“海马斯”火箭炮炸掉,切断被围俄军补给,增加其心理压力。看起来,乌军是看准了俄军无法救援这两个地方,等待被围俄军后撤,在溃退中给予大量杀伤,以最小代价拿下这两个地方。 分析人士认为,乌军“入侵”库尔斯克,仅就军事目的来说,就是试图通过机动作战开辟新战场、将战火烧进俄罗斯,迫使俄军从前线抽调兵力回援,减轻前线乌军压力,但这个目的仅达到了一半,俄军确实在从哈尔科夫等前线地区调兵,而在最重要的波克罗夫斯克,俄军继续保持攻势,甚至在乌军“入侵”库尔斯克后进展速度明显加快,这个我们会放在后面再说。 至于政治目的,乌克兰军队则达到了大部分,包括证明了乌军在顶住俄军进攻的同时依然有能力发起进攻,还揭穿了克里姆林宫的虚实:俄罗斯领土遭到“入侵”,俄军不仅没能有效反击,夺回“被占领土”,一直宣扬的核威胁也被证明其实只是恐吓。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再次强调俄罗斯准备修改核武器使用原则,但《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乌军“入侵”库尔斯克是“历史上第一次有无核国家占领了有核国家的领土”,“不仅让俄罗斯陷入尴尬境地,也破坏了核升级理论家几十年的努力”。 按照现行的俄罗斯核武器使用原则,当俄罗斯领土遭入侵时,完全可以使用核武器反击,但克里姆林宫并未这么做,甚至都不再像以往那样频繁挥舞核大棒,反而在低调处理,试图让俄罗斯人忽视俄罗斯领土遭“入侵”的事实,俄军只是在库尔斯克“反恐”而不是抵抗“入侵”。 总体上说,乌军依然在库尔斯克占据优势,俄军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和资源不强,最好的资源依然优先送往波克罗夫斯克,克宫似乎真打算让那些义务兵部队和民兵来阻挡乌军“入侵”,迄今为止,我们也没看到俄军准备在库尔斯克发起反击的迹象,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资源,谈反击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库尔斯克地区的俄军现在主要以义务兵部队和民兵为主,尤其是后者,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乌合之众。俄罗斯军事博主罗曼·萨蓬科夫宣称,E38高速公路(连接库尔斯克和利戈夫)附近的民兵在听说发现乌军特种部队后陷入了慌乱,朝公路上任何可以移动的物体开火,鉴于E38高速公路已禁止平民使用,不管是造成的伤亡还是车辆损失,可以肯定都是俄军的,而该事件发生的地方距离前线足有12公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风声鹤唳。 罗曼·萨蓬科夫说,“如果你害怕就应该待在家里”。为了高薪而签合同服役6个月的民兵,没受过什么训练,很多人之前甚至都没见过步枪和机枪,如今手里拿着这些自动武器,给自己人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给乌军造成的损失,这几乎是必然的。 在波克罗夫斯克,局势发生了变化,俄军在持续取得快速进展后,战线正在逐渐稳定下来,形势有所缓解。乌军向波克罗夫斯克投入了不少部队,似乎还进行了资源优先补充,我们难以证实,但俄军进展变慢确实是可以看到的,要知道,乌军现在跟以往可不一样了,最起码炮弹方面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窘迫甚至“饥荒”了。 雨季很快就要到了,届时,俄军的进攻能力将大幅下降,能否在雨季到来前拿下波克罗夫斯克?很难说。现在看来,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不断后撤,更像是收缩兵力增强防守力量。 如果波克罗夫斯克的局势真正稳定下来,那就说明俄军的攻势已经失败,乌军呢?将增援到波克罗夫斯克的兵力调往其他战线还是轮换休整?又或者是发起反击,让波克罗夫斯克脱离俄军火炮射程范围内?后者可能性不大,乌军现在防守都很有些困难,在顿涅茨克这样的地方进行反击,难度明显大了些,也不符合西尔斯基避实击虚的一贯用兵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