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普通士兵的患难之交》 1972年的5月7日,时任北京卫戍区某团11连一班班长的赵保群,接到连队指导员派的一项特殊任务。当时刚要提干的赵保群内心也很好奇:因为他想不明白为何组织要突然抽调自己前往301医院监护一名叫做张绪的病人? 不过大头兵出身的赵保群也没有多想,直接带着五个战士就来到301医院,殊不知正是这项特殊的任务,使得赵保群提前退伍,命运的齿轮也开始发生转动...... 那天上午,赵保群来到301医院,还未上岗就有人直接向赵保群表示:不准病人与外人接触,不准家属单独探视,不准在生活上给予任何方便。 赵保群彻底愣住了,不禁纳闷他究竟是何身份?而在见到这位神秘的张绪后,赵保群很惊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张绪居然是个胡子早已花白的老人,而且他左腿还有重伤不能动弹,只能平躺在床上。 但这种情况下,有人依旧还想从其口中撬出一些有用信息,一时间很多疑惑充斥在赵保群的脑海中。赵保群明面上没有多管多问,暗地里却多留了心眼,监护时一直在观察某些细节。 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赵保群对张绪有一个更为具体的了解,他认为张绪看上去只是一个节俭、固执的小老头罢了。因为张绪一直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喜欢将吃剩下的馒头,放在床头柜上,等着下顿接着吃。 值班护士作为医护人员,看到张绪这样做,曾叮嘱张绪:“这样剩下的馒头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容易染病的哩!”但张绪却不以为然,回复道:“染病也是我染!”总之,他硬是不听护士的话,节俭到这样的一个人,赵保群认为他应该不是什么显赫人物。 不过对眼前这个孤单、又被监护的老人,他还是很上心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始终照顾着张绪,做一些力所能及及且不违反规定的事情,例如洗头、刮胡子以及看张绪行动不便主动为其端便盆...... 有一天晚上,正在病床上的张绪突然口吐白沫,像是有中毒迹象,在知晓基本情况后,赵保群直接飞奔数里带来主治医生宋蓝发,经过48小时的抢救后,张绪终于脱离危险。 而在此期间,赵保群一直寸步不离守护在张绪身边,待到老人苏醒,赵保群这才安心开始查处“中毒事件”。他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于是将老人吃的食物、药渣全带走,果然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 原来药渣中多了一味药,这让赵保群冷汗直流,内心对张绪的真实身份再次起了疑心。 当张绪知晓此事后,看着满脸愁云的赵保群,他倒是乐观、豁达,还反过来安慰对方:“你是查不出来的。我既然投身革命,就随时准备付出一切!如果他们让你退伍,你一定要找我!” 此事过后不久,赵保群及其他五名警卫战士便接到任命:要求离开医院,返回部队。而此时的赵保群才知道,原来张绪竟是化名,他的真实身份是开国上将——张爱萍。 没过多久,赵保群也因为此事被组织提前退伍,原本即将完成的提干也沦为泡影。 虽然这件事对张爱萍这种大人物而言,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他对这位救命恩人却是无比怀念,曾先后多次写信、打电话给卫戍区部队探知情况,但得到的消息都是“查无此人”。 而对于赵保群,张爱萍也仅是知道其住址大约在江苏一带,所以每次出差路过南京时,张爱萍总是会托人打听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5年他终于寻得赵保群的情况。 在知晓赵保群处境艰难后,张爱萍很内疚,不过苦于工作繁重,他一时间抽不开身,只能写信与赵保群联系,还曾给其寄过100元汇款,希望能改善他的家庭状况。 当赵保群收到张爱萍寄来的汇款、书信时,内心颇为激动,他怎么都没想到老将军居然还记得他这样一个小人物。但作为一名曾经革命战士,赵保群深知这笔钱他不能收,最后还是以张爱萍的名义捐送至当地小学购置了一架风琴。 1987年11月,张爱萍抽出空来与赵保群在将军寓所见面,二人紧紧相拥在一起,时间能冲淡一切,但似乎没有让两人之间短暂的相处情谊消失。 之后,两人也经常会相处见面,讨论过去的往事,当赵保群来看望张爱萍时,在饭桌上老将军总会对自己的家人讲:如果这位警卫班长的保护,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由此可见,张爱萍有多念旧情,即便是后来身居高位,也从未忘记过低谷时的小兄弟。